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0-07-16

[现代快报]百岁老人一句话逗笑家人

金志富老人今年102岁了,日前不慎弄伤了脚,还导致了感染。由于一般医院不敢收治这样高龄的病人,一番周折后,他最终在河西明基医院住院治疗。昨天上午,记者在医院见到了金志富老人。令人感叹的是,虽然生了病,老人的精神状态却很好。  □快报记者孙玉春文/摄  百岁老人吃饭不用假牙  明基医院骨科病房住了五六位病人,最边上一张床上就是102岁的金志富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尚好。记者一进门,他就一直笑眯眯地盯着记者,老人的儿媳妇齐女士说,老人1908年出生,今年102岁了。老人前些天在家弄伤了左脚趾,他自己用纱布包了起来,结果天气热感染了,这才送到医院来住院治疗。  “他要不是这病啊,精神还好呢。让谁看,最多也就是八九十岁。”齐女士说,“他就是能吃,不忌口,喜欢荤菜。老人一顿能吃四五个烤鸡翅。别看过百岁了,老人的牙还没掉光,还没用假牙。”  全靠继子一家照顾  老人是上海奉贤人,解放前在上海开私人医院,解放后公私合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老人曾被判刑,直到1983年才平反恢复名誉,并进了江苏省少管所工作。因为老人当初在南京龙潭服刑,从此落脚江苏。  老人当年入狱后,和上海的原配妻子离了婚。后来在石佛寺遇到了一个高邮女子,她孤身带着一个儿子。因为时常帮对方看病,两人互生情愫,最后结合了。齐女士的丈夫正是金志富的继子谢乃荣。  1996年老人的老伴去世。这么多年来,老人主要靠继子一家照顾,目前居住在江宁东山。去年,继子谢乃荣不幸因病去世了,他的妻儿继续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职责。“他们一家对我太好了。”老人感慨。  医院收治老人,家人感动  老人这次住院,还遇到了一些波折。提起这个,齐女士有点生气。她说,7月7日,金志富老人的脚开始化脓感染,他们带着老人去了江宁一家医院,这是老人的医保定点医院,可是医院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就称医疗力量不足,婉拒了他住院的请求。  跟着他们又赶到南京的一家大医院,这次遭遇还是一样,老人又没有住成院。辗转几家医院,前天下午,他们赶到明基医院,才住下来。  目前,医生已经为老人做了检查,如果情况严重,为了保住老人的生命,可能左小腿要截肢。面对这一切,老人的一句话反而把人逗乐了,“我不要截肢,我还要好好活几年呢,截肢了以后怎么活动啊!”记者离开时,老人表示,“谢谢你们,等我出院了,请你们到我家吃饭!”  (任先生线索费80元)

详情
2010-07-16

[扬子晚报]“黑”面包车爆胎翻车8人受伤

前晚,一辆“黑”面包车带着7名乘客,从南京小行地铁站一路疾驰开往板桥,不想半道爆胎发生翻车,车上乘客和司机都受了伤,其中一名乘客伤势严重,颅内骨折,经过医生连夜抢救,暂已脱离生命危险。事后,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小行地铁站“黑车”盘踞,带一个客人也就5元、10元,乘客也知道黑车不够安全,但为了图方便便宜,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坐黑车出行。  面包车爆胎8人受伤  “110吗?铁心桥附近一辆面包车翻车了,不少乘客被甩出车厢受伤了。”前晚6点多,一位市民报警称,他驾车前往板桥,前面一辆面包车飞速疾驰,也朝板桥方向开去。突然“砰”的一声巨响,面包车一处轮胎突然爆胎,车身当即失衡倾斜,倒地后连翻了两个跟斗,并快速滑向路边,直至撞到路边护栏上,面包车才停了下来。车子滑行过程中,面包车一侧车门自动打开,好几名乘客从车厢内飞出,重重摔落在地面上,不少人有明显外伤,躺在地上一个劲喊疼。这时,司机急忙从车内爬出,一一解救车内乘客,司机和车内乘客也都受伤,但伤势比被甩出车外的乘客轻一点。  很快,122和120呼啸赶至现场,交警和救护医生先将伤势较重的两名乘客抬上救护车,火速送往明基医院救治,同时呼叫更多救护车前来增援。半个小时后,所有伤者都被送往医院,交警开始调查事故原因。现场司机一直不吭声,表示车上乘客都是自己的熟人,顺便带大家回家的,不想半道爆胎,才发生了这起事故。  “黑车”虽危险但方便  民警随后到明基医院调查。7位受伤乘客中,一女性伤者伤势较重,颅内骨折,其余6位伤者多为复合性外伤、头颈外伤。交警调查中发现,这7位伤者互不认识,有的是到梅山的,也有的是去板桥的。据大家讲,他们乘坐的是一辆“黑车”。伤者小张说,乘坐“黑车”是比较危险,但是大家住得比较偏僻,虽然有公交车,但班次不多,很不方便。况且坐“黑车”也不贵,还很便捷,大家都图方便省事,大都愿意坐“黑车”。  记者调查发现,不但是小行地铁站黑车多,中华门、安德门等偏僻的站点,也有大量黑车盘踞,且生意都比较“兴隆”。  客运管理处:“黑车”不好查  记者随后采访了南京客运管理处。该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们一直在加大对“黑车”的处理力度。据他介绍,南京目前存在着近两万辆的“黑车”,小行地铁站附近是聚集地之一,属于执法重点地段。至于为什么屡抓不止,负责人表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处在营运中的“黑车”他们才能够查处,他们停在那里,就没法管了。该负责人还表示,黑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背后牵扯到多个方面的原因,不是简单地靠抓、靠罚就能够解决的。  “早在2005年,国务院法制办就明确了打击黑车的法律依据,并出台了《关于明确对未取得出租车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经营活动实施行政处罚法律依据的复函的通知》,明确指出,交管部门对涉嫌无证经营出租汽车的行为最高可罚款50万元。”该负责人还表示,一般情况下,抓到黑车就是罚款,但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黑车司机缴纳了罚款后,客管处就得把车子还给黑车司机。不少黑车司机不怕罚,还是会偷偷摸摸跑营运的。最后,该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加大力度查处黑车,以便保证乘客出行安全。  记者还从南京客管处了解到,普通出租车一般都具有第三者责任险、乘客险、车上责任险等保险,但是稽查人员在执法时发现,大多数黑车只买了第三者责任险,并没有对乘客负责的保险险种。也就是说,一旦乘客坐黑车遇险,很难得到相应赔偿。本报记者曹卢杰

详情
2010-07-12

[健康报]“换血”8次救活台胞

本报讯 (通讯员刘  洋  记者程守勤)为了挽救在江苏扬州工作的台湾同胞黄先生的生命,海峡两岸的医学专家联手全力救治25天,上百位两岸同胞捋袖献血。先后经过血浆置换救治17次,输入血浆34460毫升,相当于全身大“换血”8次,7月3日,罹患罕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黄先生,从南京明基医院康复返台。  据介绍,6月9日下午,南京明基医院血液科主任李东突然接到电话,血小板骤减至8000、血色素仅为5.6克的重度贫血患者、台胞黄先生正从扬州被送往南京明基医院。李东立即开始救治准备。下午3时30分,黄先生入院时已呈嗜睡状态,当晚进一步检查发现其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破碎红细胞,抢救组专家马上意识到可能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月10日凌晨1时,当李东得知黄先生的血压降至76/48毫米汞柱时,警觉地意识到病情有变,当即联系江苏省血液中心调血。凌晨4时,在与其家属沟通后,医生开始为黄先生做第一次血浆置换。10日上午8时,黄先生嗜睡情况有所减轻。6月11日凌晨1时30分,就在第二次血浆置换结束半小时后,黄先生突发全身大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随即进入昏迷状态,被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治疗。该院院长刘会平、医务处处长杨钧紧急协调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会诊讨论,决定继续加强血浆置换。  但是,又一道难题摆在面前: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新鲜冰冻血浆从何而来?南京明基医院立即联络江苏省和南京市的血液中心。随后,医院通过台办、台协向江苏省内台胞发出互助献血动员。在之后的3天时间里,来自南京、扬州等地的30多名台胞赶到南京明基医院献血救人,直到病人康复。

详情
2010-07-08

[南京日报] 25天生命拉锯战,累计全身“换血”8次

7月3日,是台胞黄先生返台的日子,他一大早便换下病员服,重新穿上25天没再穿过的衬衫、西裤,在他的坚持下,黄太太帮他换上了擦得锃亮的皮鞋,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  缺少诊断依据治疗陷入难关      事情还要从25天前说起:6月9日下午,明基医院血液科的李东主任突然接到电话,一位血小板骤减至8000、血色素5.6克的重度贫血的台胞正在从扬州送往明基医院的路上。李东主任回忆,“下午3点半左右推入病房,当时整个人成嗜睡状态,能唤醒,但问他问题他只是‘啊啊啊’,答不切题。”       由于黄先生只身出来打拼,身边的同事亲友对他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关于他的病史、几天来的病情变化根本无从得知。治疗陷入第一道难关,诊断仅能依靠相关的检查报告。下午近5点,黄先生的太太从台湾抵宁,并告诉医生丈夫在发病前曾有拉肚子的情况,支离破碎的症状在一点点汇集。       晚22:00,李主任在得知黄先生的骨髓片没有大问题,而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破碎红细胞后,一个可怕的名词出现在李主任脑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月10日凌晨1:00,当李东主任得知黄先生的血压降至76/48mmhg时,她警觉地意识到病情有变。当即联系了医院输血科的李翠萍主任,请其马上到江苏省血站调血,并尽快赶回医院为黄先生作血浆置换。  不放蛛丝马迹采取积极治疗       凌晨4:00,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开始了第一次血浆置换。早8:00,李主任查房时发现黄先生嗜睡的情况有所减轻,令人欣慰的是,他可以认出身边妻子。而此时从扬州医院传真过来的病历显示,黄先生在扬州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蛋白尿。       发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破碎溶血、嗜睡、蛋白尿,这一系列症状汇总在一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正是这个凶险且罕见疾病的典型五联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是很凶险的疾病,发病罕见,为3.7/百万人;但死亡率却高达90%以上。在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中有这样一段话,“本病较凶险,死亡率高。在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本病时,不论轻型或重型都应尽快开始积极治疗。……应尽早行血浆置换等疗法,以降低死亡率。”        随后的院外专家会诊均一致认为,黄先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是正确的。        6月11日凌晨1:30,就在第二次血浆置换结束半小时后,黄先生突发全身大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随即进入昏迷状态,被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治疗。明基医院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刘会平院长的亲自领导,医务处杨钧处长的组织协调下,针对黄先生的抢救小组正式成立,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组立即召开了第一次病案讨论会,专家组一致决定:继续加强血浆置换。  两岸同胞共携手生命得挽回       而第二道难关摆在面前,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新鲜冰冻血浆从何而来?院方立即联络江苏省血站、南京市血站,省血站唐荣才站长亲自组织调动,在江苏省卫生厅、南京市卫生局领导的协调调度下,黄先生的救命血浆从未间断。        在南京、扬州等地的30多位台胞还专程赶到明基医院献血。       截至7月3日,黄先生共进行血浆置换17次,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达34460毫升,按成人体内血液总量4200毫升换算,相当于全身大“换血”8次;而按每人每次300毫升的献血量计算,黄先生已输入了115位两岸同胞的救命血。经16个日夜的抢救,昏迷中的黄先生终于醒了过来。        7月4日,李东主任收到了来自海峡对岸黄太太的短信:“亲爱的救命恩人,今天回台验血结果,黄先生血小板已经120000多,观察几天应可出院……”

详情
2010-07-08

[南京晨报]重病台胞来宁求治 “换血”8次救一命

一位独自在江苏工作的台胞,突然患上死亡率超过90%的重病,生命危在旦夕,需要大量血浆拯救生命。在两岸同胞源源不断的鲜血支援下,全身换血8次,相当于输入了115位同胞的救命血后,他终于被救了回来。    起因  台胞突发重病从扬州转到南京    6月9日下午,明基医院血液科的李东主任突然接到电话,一位血小板骤减至8000、血色素5.6克的重度贫血的台胞正在从扬州送往明基医院的路上。李东主任回忆:“下午3点半左右推入病房,当时整个人呈嗜睡状态,能唤醒,但问他问题他只是‘啊啊啊’,答不切题。”    由于黄先生只身出来打拼,身边的同事亲友对他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关于他的病史、几天来的病情变化根本无从知晓。治疗陷入第一道难关,诊断仅能依靠相关的检查报告。下午近5点,黄先生的太太从台湾抵宁,并告诉医生丈夫在发病前曾有拉肚子的情况,支离破碎的症状在一点点汇集。    晚上22:00,李主任在得知黄先生的骨髓片没有大问题,而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破碎红细胞后,一个可怕的名词出现在李主任脑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患上死亡率超过90%的罕见疾病    6月10日凌晨1:00,当李东主任得知黄先生的血压降至76/48mmhg时,她警觉地意识到病情有变。当即联系了该院输血科的李翠萍主任,请其马上到江苏省血液中心调血,并尽快赶回医院为黄先生作血浆置换。    凌晨4:00,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开始了第一次血浆置换。早上8:00,李主任查房时发现黄先生嗜睡的情况有所减轻,令人欣慰的是,他可以认出身边的妻子。而此时从扬州医院传真过来的病历显示,黄先生在扬州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蛋白尿。    发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破碎溶血、嗜睡、蛋白尿,这一系列症状汇总在一起,正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凶险且罕见的疾病的典型五联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是很凶险的疾病,发病罕见,为3.7/百万人;但死亡率却高达90%以上。    救治  全身“换血”8次终于转危为安    随后的院外专家会诊均一致认为,黄先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是正确的。    6月11日凌晨1:30,就在第二次血浆置换结束半小时后,黄先生突发全身大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随即进入昏迷状态,被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治疗。明基医院予以了高度重视,在刘会平院长的亲自领导、医务处杨钧处长的组织协调下,针对黄先生的抢救小组正式成立,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组立即召开了第一次病案讨论会,专家组一致决定:继续加强血浆置换。    而第二道难关摆在面前,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新鲜冰冻血浆从何而来?院方立即联络江苏省血液中心、南京市血液中心,省血液中心唐荣才主任亲自组织调动,在江苏省卫生厅、南京市卫生局领导的协调调度下,黄先生的救命血浆从未间断。    随后,医院通过台办、台协向江苏省内台胞发出“互助献血”动员,在之后的3天里,来自南京、扬州等地的30多台胞赶到明基医院献血。    截至7月3日,黄先生共进行血浆置换17次,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达34460毫升,按成人体内血液总量4200毫升换算,相当于全身大“换血”8次;而按每人每次300毫升的献血量计算,黄先生已输入了115位两岸同胞的救命血。经16个日夜的抢救,昏迷中的黄先生终于醒了过来。    7月3日,康复的黄先生搭上了回家的航班。    7月4日,李东主任收到了来自海峡对岸黄太太的短信:“亲爱的救命恩人,今天回台验血结果,黄先生血小板已经120000多,观察几天应可出院……”

详情
2010-07-08

[扬子晚报]台胞全身“换血”8次 25天创造生命奇迹

在与病魔进行25天的生命拉锯战后,被确诊患有罕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台胞黄先生7月3日顺利返台。     6月9日下午,明基医院血液科李东主任突然接到电话,一位血小板骤减至8000,血色素5.6克的重度贫血台胞正从扬州送往明基医院的路上。李东主任回忆说,“下午3点半左右推入病房,当时整个人成嗜睡状态,能唤醒,但问他问题他只是‘啊啊啊’,答不切题。”     黄先生身边的同事对他的详细病史不知,医生诊断仅能依靠相关检查报告。治疗陷入第一道难关。当天下午近5点,黄先生的太太从台湾抵宁,告诉医生丈夫在发病前曾有拉肚子的情况。22:00,李主任在得知黄先生的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破碎红细胞后,一个可怕的名词出现在李主任脑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月10日凌晨1:00,当李东主任得知黄先生的血压降至76/48mmhg时,她警觉地意识到病情有变。当即联系了医院输血科李翠萍主任,请其马上到江苏省血站调血,并尽快赶回医院为黄先生作血浆置换。凌晨4:00,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开始了第一次血浆置换。早8:00,黄先生嗜睡情况有所减轻。此时从扬州医院传真过来的病历显示,黄先生在扬州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蛋白尿。    发热、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破碎溶血、嗜睡、蛋白尿,这一系列症状汇总在一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个凶险且罕见疾病的典型五联症,属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是很凶险的疾病,发病罕见,为3.7/百万人,但死亡率却高达90%以上。    6月11日凌晨1:30,就在第二次血浆置换结束半小时后,黄先生突发全身大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随即昏迷,被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等治疗。明基医院刘会平院长亲自领导,医务处杨钧处长组织协调,成立抢救小组,专家组决定继续加强血浆置换。    第二道难关摆在面前,每天至少2000毫升的新鲜冰冻血浆从何而来?院方立即联络江苏省血站、南京市血站,省血站唐荣才站长亲自组织调动,在江苏省卫生厅、南京市卫生局领导的协调调度下,黄先生的救命血浆从未间断。随后,医院通过台办、台协向省内台胞发出“互助献血”动员,在之后的3天里,来自南京、扬州等地的30多位台胞赶到明基医院献血。    截至7月3日,黄先生共进行血浆置换17次,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达34460毫升,按成人体内血液总量4200毫升换算,相当于全身“换血”8次;而按每人每次300毫升的献血量计算,黄先生已输入了115位两岸同胞的救命血。经医护人员竭力抢救,黄先生终于醒了过来。    7月4日,李东收到来自海峡对岸黄太太的短信:“亲爱的救命恩人,今天回台验血结果,黄先生血小板已经120000多,观察几天应可出院……”

详情
2010-07-05

[江南时报]咳血20多天 原是枣核挡“道”(直通急诊室)

本报讯(通讯员刘洋)连续咳了20多天,痰里带血,肺部高密度阴影……这些疑似肺癌的症状,经过手术证实却是一颗小小的枣核在作怪,经历一场虚惊的刘先生昨天已从明基医院康复出院。南京秦淮区的刘先生最近20天来每天都是咳不停,起初家人以为他只是普通感冒,特别买回梨子蒸给他吃,可咳嗽却愈演愈烈。“后来我们觉得不对头了,咳了20多天,梨子、咳嗽药都没有作用,而且他咳出痰里还带血!”家人立刻带着刘先生到附近的医院检查。随后的X光胸片、CT都提示刘先生左肺门外侧高密度影,胸腔积液。“医生拿着片子直摇头,说,不行了,这个是肺癌,怕是晚期喽。”刘先生的妹妹当时就愣住了,她实在不敢相信,从来都不抽烟吃酒的哥哥会得肺癌,而且之前没有任何预兆。怎么20多天就咳出了肺癌呢?不敢把噩耗带回家的妹妹带着刘先生的CT片1天跑了4家大医院,得到的答复基本都是把哥哥判了“死刑”。万般无奈下,刘家妹妹带着仅有的一丝希望找到明基医院肿瘤科的杨钧主任,杨主任在了解了刘先生的详细病情后,对肺癌的诊断画了个问号,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胸外科的苏宜江主任随后为刘先生做了气管镜取活检,但3次都没有取到肿瘤细胞,而其中2次取到的组织经病理化验竟是植物纤维!苏主任把病理检验的结果告诉了家属,一听说是植物纤维,刘先生的妹妹突然联想到哥哥有癫痫病史,会不会是牙齿掉进去了?随后,经过肺癌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苏主任、杨主任一致认为刘先生左肺的高密度影应该是异物而非癌症!手术中,苏宜江主任从刘先生的左肺取出了一个团子,拨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颗两头尖尖的枣核。苏主任介绍,就是这颗枣核堵在了刘先生的左肺上叶开口处,导致左肺不张,肺里的分泌物排不出来而化脓。

详情
2010-06-29

[金陵晚报]肺里进颗枣 医院竟说是肺癌

本报讯连续咳了20多天,痰里带血,肺部高密度阴影……凭借这些,多家医院都认为刘先生(化名)是得了肺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但最后,经过手术证实,导致疑似肺癌的症状,经过手术证实,导致这一切的不过是颗小小的枣核。15日,经历一场虚惊的刘先生从明基医院康复出院。      家住秦淮的刘先生最近20天来每天都是咳不停,X光胸片、CT都提示刘先生左肺门外侧高密度影,胸腔积液。医生判定是肺癌且是晚期。万般无奈下,刘家妹妹带着仅有的一丝希望找到明基医院肿瘤科的杨钧主任,杨主任在了解了刘先生的详细病情后,对肺癌的诊断画了个问号,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胸外科的苏宜江主任随后为刘先生做了气管镜取活检,但3次都没有取到肿瘤细胞,而其中2次取到的组织经病理化验竟是植物纤维!      苏主任把病理检验的结果告诉了家属,一听说是植物纤维,刘先生的妹妹突然联想到哥哥有癫痫病史,会不会是牙齿掉进去了?随后,经过肺癌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苏主任、杨主任一致认为刘先生左肺的高密度影应该是异物而非癌症!手术中,苏宜江主任从刘先生的左肺取出了一个团子,拨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颗两头尖尖的枣核。苏主任介绍,就是这颗枣核堵在了刘先生的左肺上叶开口处,导致左肺不张,肺里的分泌物排不出来而化脓。(刘洋陈艳萍)

详情
167 168 169 170 171/176页 共2109条 172 173 174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