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13-02-24

小夫妻争执过年回谁家 丈夫一气吞下15厘米弹簧

晨报讯(通讯员 顾颐菲 刘洋 记者 华琳月)春节长假,绝大多数人在一片祥和中度过,但是,昨天记者从南京多家医院了解到,有些人却因为与家人发生口角、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最终只能在医院过春节,严重的更是失去了性命。  家在安徽的小张因为和妻子争执关于过年回谁家的问题,结果一气之下想不开,把自行车上的一根长15厘米的弹簧吞了下去。后来被紧急送到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翔通过透视胸片,发现这根弹簧卡在了食管处,离咽喉4厘米左右,而且弹簧是两头都带挂钩的,上面的一端挂在了食道壁上,下面的一端无法判断是否也钩住。为了减轻小张的痛苦,他们采用胃镜探查,先将上端从食管壁上小心取下,再通过套管把弹簧裹住,通过牵扯,幸运地发现,下端钩子并没有钩住食管壁。于是再将整个弹簧通过套管取出,不然整个食管黏膜就有被钩子拉破的危险。小张在做完了手术后,很快就恢复出院了。如果不是内镜技术的发达和医生娴熟的手法,小张很有可能面临开胸取物的风险。  记者从省人民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像小张这样的患者,过年期间还真不少,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除夕一天就接诊了3例想不开自杀的患者,都是因为与家人发生口角寻短见,其中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更是一口气喝下近200毫升百草枯而去世。医生表示,现代人压力比较大,越到过年期间,大家的情绪就越容易波动,也容易因此钻牛角尖做傻事。  家住玄武区的小李(化名)今年28岁,是位软件工程师,平日工作较忙,下班回到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洗洗弄弄,上个网。玩会游戏、浏览浏览网页、逛逛贴吧、看个电影、电视剧,再一看时间就到凌晨两三点钟了。”但是早上还要准时起来上班,每天算下来,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碰到周末,小李也会狠狠地补上两觉,连续睡上十多个小时。  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健康,小李一直没觉得熬夜是“多大事”。前不久,小李像往常一样,凌晨两点多才睡下,睡梦中他隐隐觉得胸很痛。“我当时还以为是睡姿不对压着了,动了动,没有用。”之后又坐起身喝了点水,仍旧没改善。小李心想,要是这么疼下去,今天恐怕是上不了班了,索性还是到医院看看,开个病假条。此时,外边天刚蒙蒙亮,小李忍着痛,打出租车到了明基医院急诊。急诊医生立刻给其抽血、做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基本确诊为心梗。医生立即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才让他转危为安。  检查中,医生发现,小李的血管并没有狭窄,为何会突发心梗?该院心内科李新主任解释,年轻人突发心梗,很多时候是因为劳累引起了血管痉挛,血液流通不畅,血栓在痉挛处慢慢淤堵形成心梗。小李的情况比较幸运,如果阻塞发生在回旋支的近心端,很可能引发猝死。  李新主任介绍,年轻人突发心梗,一般由先天畸形、外伤、吸毒、生活方式改变等引发。小李此次发病的诱因应该是长时间的熬夜造成的。日常饮食时高蛋白、高脂肪摄入超标,缺乏运动,直接会造成血脂的异常,加上长期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很容易引发血管痉挛,诱发心梗。

详情
2013-02-24

鸡骨、鸭骨、鱼刺、硬币成卡喉“利器”

今年刚上小学的兴兴(化名)春节到奶奶家过年,爷爷奶奶每天变着花样地给他做各种好吃的。前两天吃过鸡汤后,兴兴直喊嗓子疼,喝水、吃饭都不见好转。等到第二天,兴兴痛得连水都不敢喝。爷爷奶奶立刻带他去了家附近的医院,由于看不清兴兴的嗓子里究竟卡了什么东西,医生无法施治。无奈之下,祖孙三人找到了明基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庭赞主任。  李主任先将胃镜探进兴兴的食管,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李主任推测,异物很可能卡在了视野不清的咽喉部。由于喉咙先天的特殊结构,在食道和气管顶部有个“小门”,呼吸时关闭食道,下咽时关闭气管,兴兴张口检查时医生根本看不到异物。在反复进镜、退镜尝试了四次后,李主任终于发现了卡在他喉咙会厌后的异物。由于操作空间有限,视野不清,李主任仅能凭借经验,找准时机果断夹出。而导致兴兴3天不吃不喝的元凶竟是一块三角形的鸡骨头。  李主任介绍,从日常门诊接诊的病例来看,鸡骨鸭骨、鱼刺、硬币现已成为小孩子卡喉的常见“利器”,家长在给年纪小的孩子喂鱼时,两人搭配挑刺;吃饭时家长不要逗小孩子说话、嬉笑;家庭聚餐时,多留意潜在“危险”,让孩子远离卡喉利器。    刘洋 华琳月

详情
2013-02-24

感冒总想“扛过去”,结果扛成肺炎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各种“节日综合征”也在7天的长假里集中“迸发”。记者专程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医大二附院、明基医院的相关医生,为您盘点春节期间的“节日综合征”。通讯员程守勤顾颐菲刘洋扬子晚报记者杨甜子掉以轻心>>>小小感冒不重视,最终发展成肺炎中大医院呼吸内科骆益民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由于春节期间感冒病人所占比例较高,一部分患者对感冒治疗掉以轻心,治疗不够及时,导致肺炎患者明显增多。今年26岁的王小姐几天前有点鼻塞、打喷嚏症状,起先以为自己年纪轻,扛一扛就会好的,不料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还伴有胸痛等情况,这才赶到医院就诊。经过血液检验、胸片等检查后,确诊为肺炎,并被建议住院治疗。还有的老年患者认为过年期间看病不吉利,得了感冒自己在家随便吃点药应付一下,以为就没事了,结果引发肺炎以及其他相关疾病。专家指出,春节期间气温多变,人们走亲访友十分辛劳,身体很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各种疾病就会趁虚而入。因此有必要提醒人们,千万别对感冒这些小毛病掉以轻心,一旦出现感冒的症状,到医院让医生看一下,若存在肺部感染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彻底治疗。骆益民副主任医师提醒说,虽然现在天气渐暖,温度有所回升,但是仍要注意保暖,人们应及时根据气温高低适当增减衣物,体弱者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另外,春节7天长假虽已结束,提醒大家生活规律要恢复正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体力;饮食要清淡些,避免暴饮暴食;要调整好心态和节奏,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慢性病患者应遵循医生嘱咐坚持规范治疗,以免诱发疾病发生。疏忽大意>>>8岁男孩鸡骨卡喉,3天不吃不喝8岁的兴兴到明基医院就诊时已经三天不吃不喝,直喊嗓子疼。家人本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喉咙痛,明基医院消化内科李庭赞主任给兴兴检查后发现,竟然是喝鸡汤时被鸡骨卡住了喉咙!兴兴的奶奶告诉记者,春节里爷爷奶奶每天变着花样给兴兴做各种好吃的。几天前吃过鸡汤后,兴兴直喊嗓子疼,喝水、吃饭都不见好转。等到第二天,兴兴痛得连水都不敢喝。无奈之下,祖孙三人找到了明基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庭赞主任。李主任先将胃镜探进兴兴的食管,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李主任推测,异物很可能卡在了视野不清的咽喉部。由于喉咙先天的特殊结构,在食道和气管顶部有个“小门”,呼吸时关闭食道,下咽时关闭气管,兴兴张口检查时医生根本看不到异物。在反复进镜、退镜尝试了四次后,李主任终于发现了卡在他喉咙会厌后的异物。而导致兴兴3天不吃不喝的元凶竟是一块三角形的鸡骨头。李主任介绍,从日常门诊接诊的病例来看,鸡骨鸭骨、鱼刺、硬币现已成为小孩子卡喉的常见“利器”!而节日期间孩子异物卡喉的病例尤其多。李主任提醒,家长在给年纪小的孩子喂鱼时,两人搭配挑刺;吃饭时家长不要逗小孩子说话、嬉笑;家庭聚餐时,多留意潜在“危险”,让孩子远离卡喉利器。鲁莽行事>>>与妻子争吵,小伙吞下15CM弹簧春节串门,先去娘家还是婆家?南京的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小张和妻子竟然争吵得不可开交。小张结果一气之下想不开,把自行车上的一根长15厘米的弹簧吞了下去。后来被紧急送到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翔通过透视胸片,发现这根弹簧卡在了食管处,离咽喉4厘米左右,而且弹簧是两头都带挂钩的,上面的一端挂在了食道壁上,下面的一端无法判断是否也钩住。为了减轻小张的痛苦,他们采用胃镜探查,先将上端从食管壁上小心取下,再通过套管把弹簧裹住,通过牵扯,幸运地发现,下端钩子并没有钩住食管壁。于是再将整个弹簧通过套管取出。小张在做完了手术后,很快就恢复出院了。

详情
2013-01-23

30年来每天半斤酒 六旬老人查出贲门癌

六旬老人每天半斤酒、半包烟,这一喝就是30年。半年前,突然出现胸部隐痛,吃饭困难,到医院一查竟是贲门癌。专家提醒,又值岁末年初聚会家宴扎堆时期,小酌怡情,酗酒伤身,长期饮酒更易诱发癌症。  烟酒不离,30年后查出贲门癌  家住建邺区的杨老,今年64岁,平日里喜好烟酒,每天都要喝上半斤酒,抽半包烟,因身体一直没啥大毛病,杨老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挺惬意。可就在半年前,杨老像往常一样喝酒,但事后感到胃部隐隐作痛,一直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贲门癌。性格倔强的杨老一时无法接受,抗拒治疗。转眼又忍了3个月,杨老发觉,除了胃部疼痛,吃米饭都出现困难,总觉得堵在胸口,咽不下去。思前想后,杨老来到了家附近的明基医院消化科。  明基医院内科部部长,消化内科陈志坦主任亲自为杨老进行了内镜检查,他发现杨老食管下端有很多软组织肿块,将原本不大的贲门口堵上了大半。为了缓解杨老吃饭困难,陈主任在他的食管下端置入了一枚支架,将肿块撑起,保证食管畅通,同时又对其进行了药物化疗。  手术风险大,多处就医被婉拒  最近这个月,杨老觉得食管好像又堵了,连喝粥、吃流食都会恶心,咽不好还会呕吐。胸部CT显示,杨老的贲门癌很可能出现了转移,急需入院手术探查。考虑到手术风险较大,杨老分别到多家医院咨询,均被婉拒。半年多的病痛折磨、多家医院的辗转求医,杨老做梦都想尽早解除病痛,极强的求生信念支撑着他。  明基医院院长、普外科主任杨德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详细了解了杨老的病情后,决定为其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杨院长发现,在杨老胃里贲门口的位置有一个如拳头大小的肿瘤,而之前植入贲门位置的支架也已经被增生的癌变组织浸润包裹起来。随后,专家对杨老食管下端、贲门及其他已被癌细胞转移侵犯的局部胃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及吻合术。术后,杨老恢复良好,出院时已恢复正常饮食。如今,杨老只需每月来院化疗一周,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贲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专家提醒,贲门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轻哽噎感,许多人都误以为是胃病,这时是可以通过纤维食管镜、胃镜诊断;中晚期贲门癌则可以通过上腹部CT确定病变范围精确诊断。像杨老这样,当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时说明病症已经到了晚期,治疗难度很大,而此时,多学科的联合诊治更利于病人恢复。  杨德同院长介绍,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酒精能增加癌症发病,每年都会接诊到长期饮酒诱发食道癌、胃贲门癌的病例。而很多嗜酒者又同时吸烟,烟酒协同作用更易诱发癌症。刘洋

详情
2013-01-08

饮酒吃猪肝,不易醉?不靠谱!

近日,一则号称“跟着做,酒量大增”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帖子中罗列了约20种方法,从酒前、酒中及酒后,都做了精心安排。但专家称,没什么方法可以增大酒量。帖子中说,为了留出肚子喝酒,喝酒前只能吃七分饱,且不可大量饮水。其实,平常吃饭就应该这样,与酒量提高没有关系。帖子里还称,饮酒吃猪肝最不易醉。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体内维生素B流失,而猪肝富含维生素B,所以煮猪肝或炒猪肝,是理想的伴酒菜。明基医院内镜中心主任陈志坦说,这点从没听说过。帖子指出,酒后吃柿子可以缓解醉酒。陈志坦称,没什么道理。不过,陈志坦指出,帖子里所提到的方法,有部分还是可以借鉴的,能够在饮酒时,保护身体。首先是不要空腹饮酒。在喝酒之前,先吃一些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饮酒时,不可一饮而尽,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醉。饮酒后,不可以喝醋、喝浓茶解酒。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发明说,饮酒没有秘诀,喝下去的酒精仍需人体自身代谢。陈志坦建议,喝酒后多喝白开水,增加排泄。通讯员刘洋现代快报记者刘峻 

详情
2012-12-19

七旬老妇莫名发烧一个月 戒烟反应?肺炎?原是肝脓肿

七旬老妇国外度假,突遇身体不适,每天下午定时发热,前后持续1月有余仍不见好转。近日回国后,在明基医院呼吸、介入、普外科的联合诊疗下,终于揪出发热元凶——肝脓肿,并成功治愈。  度假归来,莫名发烧一个月  70多岁的常阿姨平日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只是爱抽烟,而且一抽就是40多年。上个月,常阿姨到澳洲女儿家探亲度假,“可能是气候有些不适应受凉了,之后就一直发烧。”原本以为只是小问题,但常阿姨的体温内总在38℃左右徘徊,抗生素一吃,体温就退下来,药一停又上去。到了后期,每到下午,常阿姨都会定时发热,体温都会高到39℃。烧了个把小时后,体温又会自行下降到正常,前后持续了1个多月,很是蹊跷。在澳洲时,常阿姨也看了几次医生,但医生怀疑发热是常阿姨戒烟后的反应,认为过段时间会痊愈。  联合诊疗才发现祸首是肝脓肿  回国后,仍高烧不退,食欲极差。常阿姨来到明基医院呼吸科治疗。汪诚主任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并无大的异常。其主要病变在肝部,腹部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都发现常阿姨患有肝脓肿,且病灶直径达14厘米,如手掌大小。常阿姨长时间高热的病因终于找到了,元凶是肝囊肿合并了感染,形成了肝脓肿。  单纯抗生素治疗肝脓肿是无效的。经过多科讨论,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发烧一个多月,身体极度消瘦,体质很差,合并有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决定立即通过经皮肝穿刺的方法将肝囊肿里的脓性液体引流出来。介入科吕献军主任为患者进行了介入穿刺引流,手术中共引流出黄色脓液500多毫升。  后将其转入普外科继续接受治疗,普外科郭绍红主任解释,形成肝囊肿的病因很多,但约90%的肝囊肿都是先天的,常阿姨就属于这种情况。先天性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很少癌变,大多数都在身体里缓慢增大而没有异常感觉。常阿姨的病情是原发性肝囊肿合并了化脓性感染所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容易被误诊。经过积极的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治疗。穿刺置管引流1天后,常阿姨就不再发烧,引流8天后就恢复了食欲,停止了输液用药高兴出院了。  老人应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隐患  专家介绍,发热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它可由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诊断依据,常被称为发热待查。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以明确诊断。如果发现是脓肿,一般均采用外科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郭主任建议,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应注重定期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其实像常阿姨,如果之前能定期检查,肝囊肿还是很容易被查出来的。在日常门诊郭主任常会遇到一些老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很抗拒看医生、做检查,其实这种观念需要转变。(病人为化名)

详情
2012-12-19

扎手指验血查钙 最坑爹的体检项

■北京医生:微量元素检测除了血铅,其他项目没价值  ■卫生部:2009年下发检测禁令遭遇“软执行”  ■南京儿科专家:微量元素检测有不少确实是不靠谱  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钙——绝大多数城里孩子都做过这样的检测。然而,业内人士却坦言,查血钙是最“坑爹”的体检项目,微量元素检测基本没有意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少到以毫克计算,却是困扰数亿家长的大心病。昨天,新华社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浑水摸鱼,动不动推介家长给孩子验血检测。南京三级医院的儿科专家指出,微量元素检测,在一些方面存在争议,有不少确实是不靠谱的。  □通讯员刘洋徐翎翎现代快报记者刘峻  不少医院都在  检测微量元素  李女士:同事带宝宝去社区医院体检,医生说宝宝严重缺钙,建议查血钙,同事很困惑,当时生产的医院说孩子没问题  南京也不例外,许多大医院,包括社区医院,都有血钙以及微量元素检查。但是检查的方式却不太一样,大医院是微量元素套餐检查,以静脉抽血为主,而社区医院基本上以末梢血和尿液检查为主。不少市民去医院,往往都很纠结孩子血钙的检查指标,而有些医院也有推销药品之嫌。  李女士介绍,现在社区都在查血钙,有的甚至铜、锌、镁、铁,几乎做了个遍。自己的同事去了一家社区医院,医生说宝宝颅软,严重缺钙,会导致佝偻病。李女士的同事将信将疑,因为在生产的医院做了常规检查,孩子很健康,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既然医生说了,查就查吧,交了98块钱查血,指标也是正常的。医生说,虽然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从骨密度来看,如果不补钙,就会有下降的趋势。于是又开了什么维生素等药品,还开了碳酸钙颗粒,一下子医药费去了二百多块。后来放在家里也没有怎么吃,就给孩子晒晒太阳,再去检查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孩子正常体检  没必要查血钙  儿保专家:血钙并不是一个早期诊断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血钙波动不大,很难出现偏低的情况。如果血里查出低钙,那就说明病情很严重了  江苏一位权威儿保科主任专家说,从临床上来说,如果一个孩子生病了,比如长期莫名发烧、腹泻,是一定要查血钙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指标。目前争议最大的就是在普通儿童检查中,需不需要检查血钙,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价值不大。他个人认为,凭血钙这一项,就判断孩子是否缺钙,不科学。  明基医院儿科主任李海浪说,血钙并不是一个早期诊断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血钙波动不大,很难出现偏低的情况。如果血里查出低钙,那就说明病情很严重了。“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机能,一定要保证血钙是正常的。因为血钙缺乏时,会导致全身抽搐、喉痉挛,甚至心脏停跳。如果出现低血钙,身体就会把骨骼里的钙动员出来,维持血钙,所以可能出现你身体都已经缺了,但血钙却还是正常水平。”  换句话说,普通孩子体检,没必要查血钙,早期缺钙是无法通过血钙指标来判断的。“有一些疾病,确实会导致血钙偏低,那个时候我们会看他血里钙的情况。我们会测游离钙。大家平时常说的低钙这个事儿,其实是维生素D缺乏,最终会导致因为钙吸收不好,引起孩子骨骼发育的问题。所以,家长更应该查维生素D是否缺乏。”  专家释疑  尿和头发检测

详情
2012-12-13

冬季宝宝正确饮食可抵制疾病侵袭

最近南京迎来了新一轮降温,随着气候的逐渐转凉,娇弱的宝宝更加需要充足的营养保证,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南京明基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卫兵介绍,秋冬季节可从饮食方面抵制疾病的侵袭:  天气变冷后,温差较大,小宝宝易患上感冒,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可以从饮食入手,增强宝宝的抗病力。不论在什么季节,宝宝的一日三餐都要讲究食物的多样化,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动物性食品组、乳类制品和豆制品组,这五类食品组都应必不可少。在秋冬季节,宝宝尤其要多食蔬菜,谨防感冒。有些宝宝吃的蔬菜品种很少。这时家长不要急着强行逼宝宝吃,那样会使宝宝产生反感情绪。不如换种方法,从扩大蔬菜品种着手,例如:从绿叶菜(青菜、菠菜、蓬蒿菜、豆苗等)、甘蓝族蔬菜(卷心菜、包心菜、花菜等)、根茎类菜(土豆、萝卜、冬笋、胡萝卜等)、菌菇类等各种蔬菜中去挑选宝宝爱吃的蔬菜。  另外,降温后,家长们在挑选宝宝的食物时,应该以温热性的食品为主。例如,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而不宜给宝宝多吃生冷的食物。宝宝在秋冬季可吃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桔子等水果,以及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虾等动物性食品。另外,豆制品是冬季菜肴很好的原料,如将豆腐干与红烧肉同煮,内酯豆腐做肉羹或鱼羹、白菜猪肉豆腐煲等,都是适合宝宝食用的营养佳肴。李娜华琳月 

详情
2012-12-04

75岁老人 坚持3年给病人当“钢琴义工”

他,退休后学习钢琴,72岁做起义工,每周六坐4小时车到医院弹琴,3年来风雨无阻。近日,热爱钢琴的他却险些在弹钢琴时突发心梗倒下,多亏正好在医院当义工,医生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他的经历让人相信: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每周坐4小时车,只为当义工弹2小时琴  今年75岁的张老(化名),从2009年底到南京明基医院做钢琴志愿者,如今已有3年多。张老住在南京浦口,与一江之隔的明基医院有约22公里的距离,每次到医院弹钢琴仅路上就要花费4个小时。  张老的钢琴技艺是在2002年退休后到老年大学学习的,到明基医院做钢琴志愿者更有些机缘巧合:3年前,张老到医院来看望老同事,经过医院大厅时发现有老人在弹钢琴,很是心动的他立即报了名。被“录取”后,张老在医院的钢琴志愿服务时间固定在每周六的下午,每次弹上两个小时。而通常张老都会在周六上午在家把下午要弹的曲子练一练。  弹琴时突发心梗,绿色通道抢救  上周六,张老如往常一样准备下午到医院弹钢琴,但一阵胸痛让他觉得有些不对。下午到医院后,张老挂了心内科门诊,准备弹完琴就去找医生看看。没想到,刚弹了40多分钟,张老突然觉得胸持续地疼痛,他步行到门诊,护士发觉老人家情况不对,随即将他扶进诊间。心内科卫任龙副主任医师立即为老人安排了检查,此时老人已疼得浑身大汗,衬衣全部湿透了。心电图检查提示老人是早期心梗,卫医生立即向医院申请开启绿色通道,免费将老人转入CCU进行抢救。  儿子电话托付,医生签字手术  眼看着老人的病情急转直下,需要立即施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老人的老伴、子女、亲戚都不在南京。卫医生用老人的手机联系上他的儿子,时间就是生命,身在异地的儿子在电话里托付道,“卫医生,我父亲在你那里,我全权委托你,由您来代替我(决定),抢救我的父亲。”为了尽快抢救老人,卫医生在手术知情书家属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心内科李新主任、卫任龙主任共同为张老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造影时发现:张老心脏的右回旋支非常粗大,闭塞的部位就在粗大的回旋支近端。医生小心翼翼地将导丝通过闭塞病变送达回旋支,用球囊轻轻一扩,阻塞的回旋支血流立刻恢复了,医生又在狭窄处植入了一枚支架。当堵塞的回旋支被疏通时,躺在手术台的张老露出会心的微笑。目前张老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  看望老人时,老人一再强调当义工是平常的小事,自己一路上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现在退休后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通讯员 刘洋 记者 华琳月 

详情
2012-12-04

75岁医院老义工弹琴时心梗

“一个急性心肌梗塞很重的病人,手术时才知道老爷子是我们医院的义工,他已经无偿做了三年。今天值班,在门诊大厅为病人弹奏钢琴时发病的。无偿回报社会说起来简单,真正付诸于行动并坚持不懈很难。敬佩啊,也许生命就是给他的回报。祝愿他老人家早日康复!”12月1日,一位明基医院陈医生“乖乖哝滴咚咚”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一下子引起了扬子晚报记者的关注。原来,一位家住浦口,在明基医院风雨无阻做义工弹琴三年的王老先生(化名),在医院大厅弹钢琴进行义工服务时突发心肌梗塞。医院也立刻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在短短两小时里,75岁高龄的王老先生转危为安。    75岁义工弹钢琴时突发心梗    昨天,记者在明基医院心内科病房见到了王老先生。因为在“黄金6小时”里得到了及时抢救,老先生的恢复情况非常好。记者了解到,老人在上周六突发心梗之前,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心梗症状。但责任心极强的老先生还是坚持在1日赶到了医院进行义工服务。“我记得,发病的时候看了一下表,是2:50。”老人告诉记者。    “王老先生捂着胸口走进诊室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明基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卫任龙说, “老先生在弹钢琴的时候突然发病,但他还强忍着弹了半个小时钢琴。”卫任龙解开老人外套一看,王老先生内衣已经完全被汗水湿透。    卫任龙给老人做了心电图,发现老人的症状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的早期症状。心内科李新主任、卫任龙带着团队给老人做了紧急PCI手术,只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就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明基医院当义工三年,爱弹《四小天鹅》    因为生性低调,老人一直在努力强调着自己在明基三年的义工生活“不值得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明基医院在招收弹钢琴的义工,就来报了名。”和记者聊天时,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还和记者扳着指头数起了自己会弹的钢琴曲。“我会弹《四小天鹅》《小狂欢节圆舞曲》《送别》呢。”    尽管每周一次的义工活动得付出4个小时车程的代价,但王老先生依然风雨无阻。而明基医院的医护人员逐渐都认识了那个爱在大厅里弹奏《四小天鹅》的乐观老人。“从浦口到明基医院,我要先骑自行车,然后坐公交到车站,最后再坐一号线。”从家到明基医院要折腾三种交通工具,但王老先生却乐此不疲。“退休之后从老年大学学到了不少钢琴曲,我觉得还是可以回报一下社会。”老先生讲述自己做义工的原因。    义工队伍老人居多,年龄最大的已80岁    王老先生的遭遇被一位微博昵称为“乖乖哝滴咚咚”的明基医院医生发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不少人都感慨于老人坚持义工三年的“正能量”。明基医院志工主管李潇告诉记者,像王先生这样的高龄义工在明基还有很多。“义工队伍里以五六十岁的老人居多,最大的李爷爷,已经80高龄了。”李潇介绍说。    通讯员  陈建兴 李娜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详情
2012-12-04

[南京晨报]八旬老人不堪尿裤子 坚持要手术

已到耄耋之年的房老(化名)晚年双目失明,半年前,他感觉自己小解时会尿急、尿痛,家属便带着老人到家附近的明基医院检查,没想到竟是多器官肿瘤。最近一周,房老接连几次“尿裤子”家属还发现有血块,无法忍受的房老坚决要求家人带他到医院彻底根治。  明基医院外科部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吴宏飞教授仔细为房老做了检查。通过CT及尿路造影发现,房老右肾盂肿瘤已侵犯到肾实质;同时膀胱也有多发肿瘤,结合膀胱镜病理报告,诊断为右肾盂癌侵犯肾实质,多发性膀胱癌。吴教授介绍,从疾病的角度看这种程度的多发性膀胱癌、右肾盂癌肯定是要手术的。但给这么高龄的老人单做半尿路(单侧肾、输尿管)全切就很有风险,这次又加上全膀胱切除一定要慎之又慎,术前专家们反复讨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突发状况,以备不测。而房老态度坚决,他曾对吴教授说,“如果让我这样活着,生不如死!”而老人对生活的向往让吴教授坚定了做手术的信心。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及多科会诊,吴宏飞教授成功为房老施行了“右肾输尿管全切+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左肾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房老仅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天,便度过了危险期转回普通病房,并顺利康复出院。  刘洋  华琳月

详情
138 139 140 141 142/176页 共2109条 143 144 145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