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明基APP
就诊指南
保险信息
健康园地
活动公告
教学科研
护理风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4-02-07

[紫金山新闻]专家支招,吃出幸福健康年!

春节是家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大节日,免不了有无数的美味来袭。如何既吃得好又吃得健康?记者采访了南京明基医院营养科周彤主任。过年期间,餐桌会超级丰富。周彤说,除了大鱼大肉,每天也要摄入足够量的新鲜果蔬,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对维持肠道健康和预防慢性病有着重要作用。在零食方面,周彤建议选择健康的坚果,如开心果和核桃,而不是高糖或高脂的零食。此外,可以用燕麦、荞麦和小米等全谷物替代精白米面,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所以很适合糖尿病和肥胖人群。”周彤补充道,“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和谷类搭配食用还能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利用率。”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春节期间的饮食需要特别讲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总能量摄入,尽量避免过量进食高糖食物,可以选择食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水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饱,减少油脂和盐分摄入;痛风患者要尽量避免大量饮酒和一些嘌呤含量较高的汤品。“男性饮酒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白酒一两、红酒二两、啤酒300毫升为宜。”周彤强调,“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在这个基础上翻倍也是安全的,但切记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肝肾和消化系统的负担。”“吃出幸福健康年!”希望大家在节日中健康饮食、平衡饮食,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和活力,迎接新的一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实习生包煜

详情
2024-01-16

[扬子晚报]贾玲成功减重100斤,她大概率还会面临一个“老大难”问题

半年之前,贾玲新电影的摄影师曾向外界透露,为了电影拍摄需要,当时的贾玲正在完成一个减肥100斤的计划。近日,贾玲通过微博发声,在“消失”的这一年多里,自己已经成功减了100斤,并练成了拳击手的样子。网友直呼不可思议!连日来,关于“贾玲减了100斤”的相关话题也都冲上热搜。怎么瘦下来的?这样瘦得到底合理不合理?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各种疑问随之而来。南京明基医院营养科主任周彤表示,一年瘦100斤对于体重基数大的人来说属于医学减重的正常范围,但要注意健康的体脂率,且还要谨防多数减肥成功群体都会遇到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体重反弹。图视觉中国减重100斤体脂率仅10%?女性体脂率低于17%就可能对健康产生威胁记者发现,在贾玲公开发文后,其好友袁弘也转发微博并称比瘦100斤更难的是作为一个之前很少运动的人,一年之间把体脂降到了百分之十左右(目前该微博已删除)。网络截图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减肥的人可能多少对脂肪都有些‘偏见’,但其实脂肪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保持身体功能,还可以保护内脏、维持体表温度,参与身体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彤主任介绍,对于女性来说,标准体脂率应该在18%—30%之间。

详情
2024-01-11

[扬子晚报]冲上热搜的这种病,多数产妇都会有!想要远离它,孕期控制体重很重要

近日,有媒体报道,二胎妈妈李女士在生孩子前身材十分苗条。但自从二宝出生后肚子就完全变了样,躺下时腹壁的皮肤会皱拢起来,站立时肚子又会往外凸,像怀孕两三个月的模样,用手按下去还有凹陷,最后是通过手术治疗才得以修复。医生表示,这是一种怀孕生产后的腹壁损伤,叫产伤性腹直肌分离症。 网络截图产妇腹直肌分离很常见,但后果却被严重低估生过孩子的宝妈们应该都会有所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腹直肌分离的表现。腹直肌是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对称排列的一对肌肉,健康未分离的腹直肌维持人体的核心稳定性,可以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并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咳嗽等生理功能。而在怀孕期间,随着子宫不断变大,腹肌会横向拉长形成空隙,进而出现腹直肌分离。南京明基医院妇产科、盆底康复医学科主任徐珺告诉记者,对于阴道顺产第一胎的孕妈,出现腹直肌分离现象的人群比例会占到60.3%,剖宫产则会占到70.8%。而对于二胎及两胎以上的妈妈来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出现腹直肌分离的比例甚至会高达90%左右。“有一部分人的腹直肌分离会自然恢复,但是在产后一年以上,仍然会有大概1/3的人无法恢复。”徐珺坦言,虽然腹直肌分离是产妇很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但长期以来其后果却被严重低估,很多人认为它带来的影响只是“大肚腩”,体形不太美观,这是非常片面的。“问题的根本其实是腹部肌肉力量的缺失。当腹直肌分离,为了维持站立时的稳定,腰背部肌肉会代偿发力,长期如此不但会造成腰背痛,脊柱稳定性变差,出现步态异常,还会导致腹内压的下降,慢性便秘也随之而来。这其实是很多女性都或多或少已经出现的问题,但多数人都难以把这些病症和当初产后出现的腹直肌分离联系在一起。”产后42天-6个月,是腹直肌分离黄金恢复期随着新闻热度的上升,话题#女子二胎分娩后肠子内脏往外凸#也冲上了热搜。记者发现,在评论区,产后康复也被多次提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重视。徐珺提醒,在产后的42天之内属于自然恢复期,不建议做太多的干预,因为此时也是盆底损伤恢复的过程。“42天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体位体态,对盆底功能、腹直肌等做系统的评估,再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如何判断是否腹直肌分离,徐珺介绍了一个操作简单的方法,就是仰卧平躺,双腿弯曲,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上方,用指尖慢慢向下按压,当头肩抬高时,腹部肌肉会往中间收缩,这时,如果发现按压处的肌肉有两个手指宽度以上的缝隙,就意味着已经腹直肌分离了。“一般而言,两侧肌肉分离距离在2cm以内属于正常范围,大于2cm就基本可以判定为腹直肌分离。2cm-3cm算轻度,3cm-4cm算中度,大于5cm就是算重度了,基本达到了手术指征。”腹直肌分离可预防、可修复。徐珺建议,如果到了孕晚期,明显感觉腹部沉重,可以使用托腹带来减轻腹部肌肉承重,避免腹部前坠,缓解对肌肉的牵扯,托腹带绑的时候一定要绑在骨盆上,不能单纯把肚子勒住。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在孕期做好体重管理,避免胎儿过大。“需要提醒的是,在门诊上我们发现有些人在产后也会使用托腹带来帮助身体恢复,这其实是没什么作用的。更应该通过主动运动的康复训练来锻炼核心肌肉力量,比如WAFF运动等等。如果腹直肌分离到了中度以上,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修复或治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2024-01-11

[扬子晚报]“90后”钟爱的护肝片,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网红说法求真

日前,天猫健康发布的《2023健康年度词》报告数据显示,“90后”买走了45%的护肝片,其中有15%的护肝片订单是在凌晨时分完成的。记者在购物平台搜索发现,这些护肝片和“熬夜”“喝酒”等关键词联系紧密,而购买人群在评论区的留言多以“经常熬夜加班、喝酒,希望对身体有帮助”的大致内容为主。但医生提醒,对于本身就没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说,护肝的意义不大,而肝脏的轻微损伤可自我修复。肝脏疾病分类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盲目通过吃药或者保健品来保护肝脏并不是明智之选,摄入的食物、药物等在经过肝脏代谢的同时,也会增加肝脏负担。视觉中国轻微肝脏损伤多可自行修复不当服用护肝片或可造成健康的假象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所谓“喝酒伤肝”,就是因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都会给肝脏带来毒副作用,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就是常见的慢性肝脏损伤之一。南京明基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郭绍红介绍,“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转化为乙醛(乙醛可对肝细胞直接损伤),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通过生化反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不会因为一两片护肝片的作用而改变。如果肝脏已经有所损伤,保健品是无法对疾病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的。”“而长期习惯性地熬夜,对于人体各个器官都会有损害,仅靠护肝片来缓解熬夜的损害,其效果微乎其微,任何药物、保健品都无法替代充足睡眠的重要性。”郭绍红说,保护肝脏健康首先就要做到规律作息,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当下,除了过度饮酒,很多人还存在“吃的太好”的情况,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太多,消耗不及时,肥胖性脂肪肝也随之而来。“脂肪肝可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脂肪肝性肝炎,即使是某些非酗酒的病患,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如果因为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轻微肝脏损伤,通过控制发病原因并积极治疗,肝功能多可自我修复,恢复正常。”但郭绍红提醒,某些护肝片中含有的成分可以让体内转氨酶下降,会造成肝功能正常的假象,进而造成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不能被及时发现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等病情发展到肝硬化,到那时,肝脏的损伤已经不可逆转。所以,如果肝脏功能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保健品成分复杂科学护肝,中药茶饮也是不错的选择30多岁的尹先生就是“护肝片”的忠实消费者,特别是年关将近,喝酒应酬也多了起来,上周又花了200多元在网上买了一瓶。“以前不注意保护自己,经常喝完酒第二天会身体不舒服,后来从朋友那儿听说了护肝片,就每次喝酒前后几天都会连着吃一下,想着多少能缓解一下对身体的伤害。”他坦言,其实到底有没有效果自己并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看了产品介绍后发现它的服务对象就是针对喝酒、熬夜的这些人,花点小钱求个健康,也就无所谓了。网络截图记者发现,网络上售卖的这些护肝片,大多有“奶蓟草”“水飞蓟”等宣传字样,而在产品详情页,“有效护肝水飞蓟宾”“高浓缩奶蓟草胶囊解救熬夜伤肝人”等标语也在向消费者传递着这一成分的护肝作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何苗告诉记者,其实“奶蓟草”“水飞蓟”指的是同一种菊科植物,也是在药典里收藏的、对肝脏疾病有辅助治疗价值的中草药。“就作为一种单纯的药物来说,它本身对已经损伤的肝细胞确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保健品多成分复杂,且剂量难以计算。如果真的有肝脏疾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保健品是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临床实验证明,水飞蓟这一味药的毒性很低,可以长期服用。但从中医角度说,水蓟飞味苦、性凉,如果本身就是寒凉体质的人,而且肝脏也没有问题,想通过吃它来护肝,很可能会因此加重身体寒气,往往得不偿失。”何苗提醒,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我们吃下去的大部分东西都会经过肝脏代谢,尤其是药物,盲目、过量服药会给肝脏增添额外负担。生活中常见的有护肝功效的草药也有不少,如果肝肾阴虚可以用枸杞、桑葚做茶饮,能滋补肝肾;如果肝阳上亢、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可以用菊花做茶饮,能清肝明目,平抑肝阳,这些都是不错的健康护肝选择(但具体还需要医生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辩证论治,切不可盲目自行服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2023-12-14

[扬子晚报]腿脚冰凉,真的可能是血管堵住了!但它还有一个预警信号,就是“间歇性跛行”

近日,浙江某医院公众号分享了一个病例,36岁的吴先生腿脚冰凉且逐渐出现疼痛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发现竟是血管堵住了,话题“总是腿脚冰凉当心是血管堵了”也登上热搜,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南京明基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单绍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多为下肢动脉的血管堵塞,主要病因有急性的动脉栓塞和慢性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表现为下肢突发或进行性加重的疼痛、麻木、跛行、皮温降低、脉搏消失,晚期可导致肢体坏疽,威胁患者生命。视觉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发病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特别是高龄、长期吸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些生活习惯和基础疾病往往容易诱发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硬化,失去弹性,血管内膜异常增生,有时可合并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单绍银解释,动脉的粥样硬化往往是全身性的影响,心脏的血管狭窄和闭塞称为“冠心病”,易诱发心肌梗死;颈部及颅内血管粥样硬化可引起脑部供血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颈部的粥样硬化斑块有时亦可脱落,导致脑梗塞;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也很常见。让单绍银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年过年前的一段时间,门诊上前后接诊了三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且都症状较重,出现了肢体的缺血坏死。“其中有一个病人的就医过程很曲折,他早就出现右下肢的疼痛、发凉等症状,辗转多家医院,加之患者自身抗拒,均未得到有效治疗,症状迅速加重。家属送至我院时,已经休克、神志不清,整个足部出现坏疽,伴恶臭。经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行右下肢截肢术,保住了生命。”“很多人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当下肢出现麻木、疼痛、皮温降低等预警信号时未引起重视,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单绍银介绍,患者在下肢发生严重缺血之前,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叫“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在休息时可无明显下肢疼痛的症状,当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疼痛,需休息后才能再次行走。“每次行走的距离逐渐缩短,提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程度逐渐加重,需要立即就诊。”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单绍银表示,对于高危人群,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适当锻炼,到秋冬季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后引起下肢动脉痉挛,加重下肢缺血症状。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2023-12-13

[现代快报]小伙聚餐吃烤鱼,不料引起肠壁穿孔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李娜记者刘峻)近日,27岁的小张(化姓)和两个好朋友一起聚餐吃烤鱼,原本是一场平常的聚会,却引发了一场手术。原来,小张吃鱼时,鱼刺进入消化系统,继而扎破小肠,引发肠漏气,经开腹手术才取出。吃完烤鱼的第二天,小张感觉肚子轻微隐隐作痛,但没怎么当回事。伴随着时间推移,疼痛没有加重,也没怎么缓解,原本食量很大的他到了晚上却吃得很少,而且吃过晚饭之后明显感觉肚子疼加重,忍了一夜,第三天一早,小张症状还在加重,于是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急诊医生询问病史时,小张表示腹痛不到一天,原因也不清楚。在急诊完善了腹部检查,CT提示有游离气体,这是消化道穿孔的表现。普外科是专门处理急腹症的首要会诊科室,王长林主任医师会诊再仔细阅片时发现肠管内见高密度影,尖锐细长,像是鱼刺,再次追问小张有没有吃鱼,小张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两天前确实吃过鱼,但是吃饭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卡到鱼刺,吃完后也没觉得不舒服。难道真的是因为鱼刺?王长林表示,像小张这种情况,CT显示有游离气体代表有消化道穿孔,位置在小肠,原因大概率是鱼刺。这让他想起来上周一个病人吃大枣出现穿孔的,两个人表现一模一样,因腹痛来的,检查腹部CT提示游离气体,看到高密度影,取出来之后才发现是大枣核,一端特别尖锐,刺破肠管。不小心吃了异物,大部分人都有机会正常排走,但有一部分病人,像小张这样的,异物太尖锐,已经刺破小肠管了,就需要手术了。在经过相关准备后,王长林主任医师、于一龙医师为小张进行了手术。小肠的长度一般在4米到6米左右,在腹腔内弯曲堆叠在一起,鱼刺很难确定在小肠的哪一段,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查找。更难的是,这么细的鱼刺,还会在小肠内运动,2天过去了很有可能游离到其他地方,在穿孔附近不一定能够找到鱼刺。而且穿孔位置不是一个孔,是一片小肠漏气,修补存在肠瘘风险,果不其然,经过仔细探找,在距离穿孔位置大概20cm的地方找到了鱼刺,在安全的情况下,将鱼刺送回到穿孔的位置,成功取出,并完成小肠的部分切除吻合手术,避免急性期修补导致的肠瘘。王长林提醒,突发腹痛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延误。他们在急诊会诊以及门诊中遇到很多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例,都是自己在家不重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了不良后果。如鱼刺刺破食管进入胸腔的,就在心脏旁边;胃疼,做胃镜发现是鱼刺插在胃壁上;枣核刺破小肠大肠;还有导致严重腹腔感染送到ICU。另外,平时吃东西比较快的人更加要注意,就餐时细嚼慢咽,万一吃进去的东西比较尖锐,容易刺破消化道,造成不良后果。(通讯员供图校对周露)

详情
2023-12-13

[紫牛新闻]吃了顿烤鱼,却引起肠壁穿孔!

上周,27岁的小张(化姓)和两个好朋友一起聚餐吃烤鱼,原本是一场很普通的聚会,却没想到因此还能引发一场手术:鱼刺在小张体内经消化系统后扎破小肠,引发肠漏气,行开腹手术才取出。在聚餐后的第二天,小张开始感觉到肚子轻微地隐隐作痛,并没怎么当回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没有加重,也没怎么缓解,原本食量很大的他到了晚上也只吃了一点,但吃过晚饭之后明显感觉肚子疼的情况加重了。小张想着忍忍到明天可能就没事了,可是并不如他所愿,他被肚子疼折磨了一晚上。第三天一早,症状持续加重的小张赶紧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就诊。急诊医生询问病史时,小张表示腹痛不到1天,原因也不清楚。在急诊就完善了腹部检查,CT提示有游离气体,这是消化道穿孔的表现,便立即联系普外科医生(普外科是急腹症的首要会诊科室)。普外科主任医师王长林仔细阅片发现患者肠管内见高密度影,尖锐细长,像是鱼刺,再次追问小张有没有吃鱼?小张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两天前确实与好友聚餐吃过鱼,但是吃饭过程中自己并没有感觉卡到鱼刺,吃完后也没觉得不舒服。为什么会是鱼刺惹的祸?小张这种情况,让王长林主任医师想起来前不久刚遇到的一个吃大枣出现穿孔的病人。“两个人表现一模一样,因为腹痛来就医,腹部CT提示游离气体,看到高密度影,取出来之后才发现是大枣核,一端特别的尖锐,刺破肠管。”他解释,大部分人不小心吃了异物,都有机会随着大便正常排出体外,但也有一部分人,像小张这样的,因为异物太尖锐,已经刺破小肠管,就需要通过手术取出了。“小肠的长度一般在4米到6米左右,在腹腔内弯曲堆叠在一起,鱼刺很难确定在小肠的哪一段,而且鱼刺细小,2天过去了,它很可能会游离到其他地方,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仔细查找。”王长林主任说,穿孔位置不是一个孔,是一片小肠漏气,修补存在肠瘘风险。果不其然,经过仔细探找,在距离穿孔位置大概20cm的地方找到了鱼刺,在安全的情况下,将鱼刺送回到穿孔的位置,成功取出,并完成小肠的部分切除吻合手术,避免急性期修补导致的肠瘘。

详情
2023-12-13

[紫牛新闻]卒中取栓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多学科联合救治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

“太幸运了,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日前,在南京明基医院的急救室内,急诊科、神经内科、介入科、ICU、血液科等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大抢救。39岁的韩先生(化名)卒中后病情一波三折,命悬一线。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奇迹生还。出院前,其家属还特意送来锦旗,感谢周宁团队的救命之恩!故事还要从几个月前的一天说起。39岁的韩先生在开车途中突然感觉自己言语不清,立刻在路边停车给同事打了电话说明自己目前的情况。当同事赶到韩先生的车旁时,发现韩先生已经意识丧失,倒在驾驶室内,左手仍握着手机。见状后,这位同事立即呼救120,送至明基医院急诊就诊。“当时患者伴呼吸费力,我们立即予气管插管,紧急行头颅CT+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诊断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急诊医生回忆,在检查CT时,患者一度出现心跳骤停,立即予心肺复苏,同步启动导管室,情况十分危急。复苏后,韩先生被送介入导管室进行了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取栓术+支架植入术,术中抽出大量血栓,取栓、支架解脱后狭窄和血流改善。复查造影提示支架内原位血栓形成,致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闭塞,立即予推注替罗非班1ml,再次复查造影提示血管再通良好。但不久之后,波澜又起。术后,转入ICU的韩先生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下降到2×10^9/L,医务人员紧急请血液科会诊,予输注血小板治疗,密切动态监测,同时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使用TCD监测颅内支架处血栓形成,并完善抗栓药物基因检测、HIT相关抗体、自身血小板抗体检测,最终,确诊为替罗非班诱导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此病罕见且容易出血。在医护团队的精细治疗下,韩先生的病情逐步改善,2天后就可以活动自如,右手上抬较稳,右下肢也能站立行走。随后,韩先生从ICU顺利转入神经内科继续接受治疗。现已步行出院。

详情
2023-12-01

[扬子晚报]女子未婚未育肚子却大了起来,问题出在了胶原蛋白? 医生:警惕保健品中的激素成分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的一位马姑娘因为吃了一年胶原蛋白保健品,原本前一年体检查出不到2公分的子宫肌瘤竟长到了12公分,相当于妊娠三个月大小。医生提醒,如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有月经紊乱、贫血等症状,还可能影响以后的怀孕和生育。好在手术顺利,目前马姑娘恢复良好。视觉中国子宫肌瘤一下子长到12公分,竟是胶原蛋白惹的祸?据马姑娘自己回忆,在去年体检查出子宫肌瘤时,因为体积较小,医生叮嘱注意随访观察即可。而在之后的一年里,她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唯一变化较大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皮肤状态更好,坚持每天早上吃一粒胶原蛋白片剂,晚上睡前喝一瓶胶原蛋白饮品。视觉中国马姑娘的皮肤确实肉眼可见的变得更白、更细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却遇到了另一件烦心事:肚子莫名其妙地变大了,节食、运动都没法让它减下去,同时还出现了月经量增多、月经天数延长的情况。原本打算去医院看月经不调,不曾想却检查出肚子里的子宫肌瘤已经长到了12公分,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住院期间,马姑娘加了一个妇科的病友群,里面有群友反映,自己吃了几个月的胶原蛋白后,胸部长了纤维瘤。这让马姑娘对自己的病情原因也有了新的思考,突然长大的子宫肌瘤也许和自己一直吃的胶原蛋白有关系。激素是把“双刃剑”,“吃啥补啥”是误区白蛋白、胶原蛋白、酶蛋白、肌蛋白……人体所需蛋白质的种类复杂多样,很多人会有一个认识误区,觉得“吃什么就能补什么”,其实这种想法稍显幼稚。南京明基医院营养科主任周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何种蛋白,通过口服进入体内之后,在肠道分解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蛋白质合成,供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使用。“关键问题在于,体内蛋白质的再合成会受到不同个体、不同的年龄、激素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些甚至在经过肠胃消化后直接被降解和代谢了,并非‘吃啥补啥’。”“正是因为氨基酸在体内合成蛋白种类的不确定性,市面上很多功效型的保健品为了让产品达到所宣传出的效果,就需要一些激素的额外帮忙。”周彤解释,而一旦雌激素摄入不当,对女性而言不仅会刺激子宫肌瘤的生长,乳腺结节、子宫内膜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都难以避免。“我们不仅要注意通过饮食摄入的内源性激素,也要注意来自环境、外用物品等的外源性激素。”周彤坦言,近些年来也遇到过因为长期使用精油按摩腹部造成子宫肌瘤过大,才40多岁就要切除子宫的的病例。“任何营养品、保健品,甚至有功效性的护肤品,过量使用都是弊大于利的。如果真的感觉自身缺少了某种营养素等,对外貌、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补充,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平时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才是最好的保健方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2023-12-01

[现代快报]南京明基医院多举措保障呼吸道感染疾病儿童就诊需求

现代快报讯(记者刘峻)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南京各大医院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人群"爆满"。不少患者都是家庭"组团式"就诊,几乎都是家里先有一人感冒,紧接着全家中招。家里有小孩、老人、体质虚弱的很担心,生怕传染上。"医生,我孩子咳嗽一周了,还发烧,怎么回事啊?""护士,怎么还没到我们?还要等多久?"这是近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儿科门急诊医护的工作常态。医生不停歇地看诊、看报告,护士奔波于雾化、量体温、记录、安慰患儿与家属之间……儿科医护人员连轴转忙到没空休息,众多家长抱着孩子等待就诊,这些孩子大多数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南京明基医院儿科门急诊患儿人数骤然增多,每日接诊量均超过800余人次,比日常门诊量增加了3倍。为缩减就诊等待时间,保障患者安全,医院根据高峰期医疗服务需求,统筹医疗资源力量,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接诊收治效能。儿科增设专家门诊频次,延长门诊诊疗时间,增强接诊能力;儿科门诊护理人员在诊区合理规划就诊、输液及雾化治疗顺序,有效缓解儿科医师工作压力。儿科团队根据疾病症状和病原学特点,组织开展疾病诊断、用药及规范管理等培训,优化医疗服务,为危重患儿提供入院"绿色通道";针对夜间、周末患儿拍摄肺部影像的需求增加,医学影像中心增加相应时段的排班人手,保证报告出具时效。此外,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紧急开放急诊四区,内科科室支援急诊四区,减轻急诊呼吸道疾病就诊压力,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长,全力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随着气温降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如何辨别、预防和治疗?儿科主任徐建华表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多发于秋冬季。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相对比较长,通常是1周到4周。今年除支原体感染以外,也有其他病毒的感染,儿童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不应随意用药、滥用药。如果药物治疗3天后,症状没有减轻,还持续高热,则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相关链接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部分患者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于感冒,可以自愈。当然,多数支原体感染的孩子,会出现发热(中高热为主)、咳嗽(阵发性干咳,咳嗽剧烈),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大约有10%~40%会发展为肺炎,且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因此,孩子如果出现反复发高烧(发烧超过3天),咳嗽剧烈,最好及时去医院。反复发烧超过四五天的,医生一般会建议拍个胸片,看看有没有肺炎。早期识别支原体肺炎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和咳嗽(和大多数肺炎表现类似)1.发热: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低热和无热。2.咳嗽:大多数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逐渐加重,少数有黏痰、伴血丝等。(咳嗽非常显著,甚至于类似百日咳一样的痉挛性咳嗽)

详情
2023-12-01

[南京晨报·爱南京]应对呼吸道感染小高峰,南京明基医院多举措保障就诊需求

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南京各大医院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人群“爆满”。不少患者都是家庭“组团式”就诊。“医生,我孩子咳嗽一周了,还发烧,怎么回事啊?”“护士,怎么还没到我们?还要等多久?”.....近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儿科门急诊也迎来就诊高峰。医生不停歇的看诊、看报告,护士奔波于雾化、量体温、记录、安慰患儿与家属之间。为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缩减就诊等待时间,保障患者安全,明基医院根据高峰期医疗服务需求,统筹医疗资源力量,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接诊收治效能。儿科增设专家门诊频次,延长门诊诊疗时间,增强接诊能力;儿科门诊护理人员在诊区合理规划就诊、输液及雾化治疗顺序,有效缓解儿科医师工作压力。儿科团队根据疾病症状和病原学特点,组织开展疾病诊断、用药及规范管理等培训,优化医疗服务,为危重患儿提供入院“绿色通道”;开放急诊四区,内科科室支援急诊四区,减轻急诊呼吸道疾病就诊压力,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长。针对夜间、周末患儿拍摄肺部影像的需求增加,医学影像中心增加相应时段的排班人手,保证报告出具时效。此外,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全力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随着气温降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如何辨别、预防和治疗?南京明基医院儿科主任徐建华表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多发于秋冬季。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相对比较长,通常是1周到4周。今年除支原体感染以外,也有其他病毒的感染,儿童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不应随意用药、滥用药。如果药物治疗3天后,症状没有减轻,还持续高热,则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支原体肺炎科普1、肺炎支原体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部分患者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是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于感冒,可以自愈。当然,多数支原体感染的孩子,会出现发热(中高热为主)、咳嗽(阵发性干咳,咳嗽剧烈),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大约有10%~40%会发展为肺炎,且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因此,孩子如果出现反复发高烧(发烧超过3天),咳嗽剧烈,最好及时去医院。反复发烧超过四五天的,医生一般会建议拍个胸片,看看有没有肺炎。早期识别支原体肺炎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和咳嗽。(和大多数肺炎表现类似)1、发热:中高度发热多见,也可低热和无热。2、咳嗽:大多数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逐渐加重。少数有粘痰、伴血丝等等。(咳嗽非常显著,甚至于类似百日咳一样的痉挛性咳嗽)。肺部查体

详情
2023-11-27

[扬子晚报]“老寒腿”不是冻出来的!肥胖、过度运动等才是“膝盖杀手”

每当阴雨天气或者气温骤降,膝关节就不受控制地疼痛,这种“老寒腿”的症状,往往让人把它和“受凉”联系到一起。近日,话题#老寒腿不是冻出来的毛病#冲上热搜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表示“颠覆了自己的传统认知”。不过,记者采访南京明基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丁惠民得知,寒冷确实不会导致“老寒腿”的发生,只会刺激疼痛的加重,它的根本问题在于关节软骨的老化与磨损。视觉中国短时间内频繁长跑锻炼,32岁男子患上了“老寒腿”前不久刚结束的2023南京马拉松让不少长跑爱好者又过了一把隐,但32岁的市民姜先生却因此得了“老寒腿”。据姜先生自己回忆,为了这次南马,他提前一个月就备赛了,平均每周要跑3-5天,每天10公里,状态一直都不错。可就在正式开跑当天,跑到三分之二路程的时候,因为膝盖疼得实在难以忍受而放弃了冲刺。以为是降温受凉所致的“老寒腿”,就没有在意,但是两三天之后症状依旧没有缓解,活动明显受限,来到南京明基医院检查时发现,膝关节水肿明显、半月板二度退变,并伴有滑膜增生。“因为南马当天气温骤降,病人很容易想到是因为膝盖受凉导致‘老寒腿’了。但在专业医学名词中并不存在“老寒腿”一词,更主流的说法是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丁惠民告诉记者,短期内跑步频次和时长剧增,容易导致膝关节内部的软骨出现变性、断裂甚至剥脱,形成明显的骨质增生,还容易出现半月板韧带损伤等情况。“此时受凉,确实会刺激膝盖疼痛症状的加重,但受凉本身并不是骨性关节炎的诱因,关节软骨的老化与磨损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当然,年轻时总爱穿短裤露膝盖、不穿秋裤,老了之后容易得“老寒腿”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保暖”解决不了问题,更要注意下肢肌力的锻炼由此可见,“老寒腿”的出现并不受温度的影响,一降温膝关节就隐隐作痛,保暖似乎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更容易发生退变,患上骨性关节炎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一般而言,60岁以上的老人患病风险大于50%。”丁惠民介绍说,但这也并不是专属的“老年病”,外伤、肥胖、超负荷运动等都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提早出现。“久坐也是‘膝盖杀手’,因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代谢随之减慢,关节腔滑液分泌减少,同样会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既然“保暖”的效果不大,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保护膝关节?丁惠民表示,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重,给膝关节“减负”,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同时,建议减少爬山、上下楼梯等运动,适当增加游泳、仰卧抬腿、骑自行车等方式锻炼下肢肌力(主要是对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增强对膝盖的保护。如果是跑步,最好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以低强度慢跑为主。“还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膝盖疼痛都是‘老寒腿’,还有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所以,当出现关节疼痛,需要尽快就医,明确病因以对症治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详情
1 2 3 4 5/176页 共2109条 6 7 8
跳转到第     页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