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的气温降至零下,迎来了入冬以来最为寒冷的气温,在如此寒冷的时节,许多家庭都采取不同的供暖措施,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更是开足了暖气,而在使用暖气之时许多妈妈经常门窗紧闭,不注意通风换气,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干燥,从而引起宝贝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出现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患上暖气病的宝宝骤增
温度骤降,在明基医院儿科,患上“暖气病”的宝宝数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四岁宝宝朵朵的妈妈就发现,原本乖巧的女儿在家里变得烦躁不安,老是坐不住扭来扭去。只要朵朵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妈妈就立刻给她“卸装”,“我怕她出去冻着,就把家里空调开到了26℃恒温,孩子在家穿着衬衣衬裤很舒服。”但时间一长,朵朵老是在家里喊口干,朵朵妈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儿,带着孩子到医院一检查才被告知,朵朵的症状是典型的“暖气病”:烦躁不安、头晕眼花,老是猫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在医院儿科门诊,像朵朵这样患上“暖气病”的宝宝不是少数,南京明基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卫兵说,产生暖气病的原因是因为家庭开空调后室温骤然升高,不少家庭习惯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抵抗力自然降低,易引起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等“暖气病”,儿童、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室内温度控制在18到24℃
南京明基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卫兵介绍,控制好居室温度是应对宝贝“暖气病”的关键。通常,室温18℃至24℃之间最适宜。而且一定要干湿平衡,这样人体感觉会比较适宜。同时儿童及老人要特别小心,专家表示,儿童刚刚进屋,不要马上将衣服都脱掉,一下子穿得很少,家长应该让儿童有个适应的过程。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应在穿戴整齐后再出门,以防寒气侵袭而致病。
宝贝得了“暖气病”后,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同时要避免给宝贝吃辛辣食品,以免加重症状。尽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等。因为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增加食用含维A的食品,可使儿童相关疾病发病率降低75%。维A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冻疮等的发生几率。
预防暖气病要以动治“冻”
李卫兵说,要预防“暖气病”,除了可以让宝贝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外,父母还应采取通风、加湿、消毒三种方法,以避免疾病的侵扰。通风在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宝贝们因为活动量大、易出汗,即使在暖气环境下,父母们也要防止宝贝因为受凉感冒。在外出时,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保暖。
家长们还可以在室内养些绿色植物,比如,会“吐”氧气的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气,在清新空气的同时,可以让在室内的人感觉湿润温和,而吊兰、巴西木、发财树等大叶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内湿度。富贵竹等观赏绿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不过,专家提醒,室内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个房间一两盆即可,并且要常给植物浇水。
让宝宝在冬天以动治“冻”也是预防暖气病的一种方法,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减少“暖气病”的发生。冬季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专家认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 李娜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