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这样的呼吁由来已久,但一直以来在员工的常规健康体检项目里,很难找到心理体检这一项。如果体检者自觉有需要,一般要到专业的心理门诊就诊。近日《北京市健康体检操作常规》发布,心理体检首次被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中。这就意味着,上班族在参加单位定期健康体检时,可选择检测自己的压力指数、焦虑指数。记者走访了南京的一些体检机构,发现在常规健康体检中开设心理体检的几乎没有,有些机构虽然也有心理体检的服务,但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筛选合适的人才,比如新员工入职、干部提拔等。心理体检何时会在南京的健康体检里普及?一些业内人士似乎并不积极,更有人担心,心理体检会不会被异化成新的职场歧视,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或辞退员工的理由。
调查
心理体检多用于
企业人才筛选
“心理体检的概念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但在像单位员工体检这样的大范围体检中,它一直没能得到普及推广。对企业来说,他们选择心理体检,主要是为了筛选人才,看这个人是否适合当下的岗位,而不是真正帮员工排查心理问题。”刘涛(化名)是一家连锁体检机构的南京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如果员工个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一般会选择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而不是到体检机构寻求帮助,所以他们提供的心理服务主要还是针对入职心理测试。
在南京明基医院,情况也有些类似。该院国际医疗中心心理咨询门诊主任王晶晶说,作为员工的定期健康体检,基本没有心理体检这一项。但如果是入职或者选拔储备干部,心理体检常被用到,“其实心理体检包含的内容很多,除了职业心理,很多人也会选择在婚前或孕前过来做心理评估,而这一块的需求甚至要高于职场。”
做心理体检,上班族有顾虑
将心理体检纳入健康体检,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上班族来说,做这种体检还有不少顾虑。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10位表示不管保密做得多好,也不会在单位体检里做心理体检,如果有需求,会自己单独去医院求诊;11位表示如果隐私能得到保护,可以考虑;4位表示自己心理状态一直很好,不需要做心理检查;5位对单位体检质量表示怀疑,认为这种心理体检也是走过场,还不如不去。
“我有脂肪肝,即便被人知道了也没关系,但如果我有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问题,我就不想让别人知道。因为心理问题很容易被误解成精神病。”陈女士在新街口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她说体检结果本来是个人隐私,但经常某个同事体检发现异常,不到一周几乎整个公司都会知道,“如果大家都知道我心理有问题,我还能在公司呆下去吗?”对去年刚入职的90后小刘来说,她更担心的是心理体检的结果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现在岗位竞争挺激烈的,如果你不行,立马就可能被淘汰换上新人。如果发现心理有问题或者性格有缺陷,这些会不会成为淘汰我的借口?如果我真有心理问题,我更希望私下自己解决,而不是在职场被放大。”
普及心理体检,体检机构有难处
“关注心理健康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是在单位体检中大范围做心理体检,我们承担的压力不小。”刘涛说,他们没有成熟的心理医师团队,主要是跟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合作,特聘一些专家,因为选择心理服务的人群不是特别多,所以这些专家也不会面临巨大的工作量。
但如果健康体检加入心理体检这一项,并且有很多人选择,那他们将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压力。“还有一个问题,做心理检查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你要做一个基础的心理体检,主要想测试一下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那么你可能要回答80多个问题,正常情况下需要15分钟完成。做B超的速度应该比这快吧,但每到单位体检时你都能看到B超室外面会排很长的队,要是这么多人都来做心理体检,该怎么高效率地接待呢?”
疑问
心理体检查什么?
据介绍,目前各医院和体检中心的心理体检项目大致包括:情绪、个性、人格、婚姻家庭及人际交往等,基本涵盖了人们心理状况的各个层面。刘涛说,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婚恋心理体检和职业心理体检。职业心理体检,主要有职业性格体检和领导者性格体检,一些公司在新人入职或者招聘高级人才、选拔储备干部时,会选择这种体检,目的是发掘具有公司所需工作特质的人,并过滤掉那些心理不稳定的人。
心理体检怎么查?
《健康体检操作常规》给出了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以及常用的心理健康测试表,其中适用于成年人的症状自测表为SCL-90,这个自测表包括90个项目,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评估工具。体检者回答表中的各种问题,根据最后得分由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评估。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说,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仅靠各种测试表下结论,还要结合各种其他因素,“你是和人打交道,你不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他,又怎么能发现他的问题?”如果发现体检者有“问题”,王晶晶说他们一般会约体检者再次沟通,剔除一些干扰因素,“人总有心情好和不好的时候,不能凭一次测试就认定他有问题。”
心理体检啥时查?
情绪持续低落、焦虑、抑郁、恐惧、失眠,通过自我调节又难以缓解,这时人们会想到要去做心理检查。事实上,当你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又找不到明确病因时,也应该考虑心理检查。李箕君说,躯体症状常常是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在一些定期体检的人群中,常常会有一些躯体症状,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等躯体不适,但检查却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病变,排除各种因素后发现居然是心理问题在作祟。
观点
别让心理体检成为新的职场歧视
“如果单位体检能提供免费的心理体检,也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做,因为他们担心隐私被泄露。”刘涛说,在过去一些招工和劳务纠纷中,也不缺乏因心理因素所致的例子,比如性格不合、言语较少等,这些最后都成了拒收或开除员工的理由。心理体检列入健康体检范畴后,如果个人隐私无法得到保护,那些有“问题”的员工势必会受到伤害,而这会不会又异化成新的职场歧视?“我比较赞同这种做法,就是当心理测评出来后,体检机构只向相关企业提供集体数据,如焦虑、抑郁等在整体人员中所占的比例。
对于个人,则要让每个被测评者对应一个编码,测评人员通过编码反馈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个人测评结果属于法律保护范围,不经本人同意就随意告知他人或组织,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