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ICU这样一个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让传统观念里不能动的患者早期离床,这看似不可能、不应该的操作越来越被康复科医生所推崇。本期名家访谈,记者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蓓蓓。她表示,康复医师进驻ICU,既能够整合两科的资源,为重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又能缩短患者在ICU的住院周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康复进驻ICU,患者带着管路动起来
在南京明基医院,康复不仅仅出现在门诊康复室和普通病房,还出现在重症病房里。在重症病房,每天可以看到一些身上连接着管路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床上活动、床边坐起、站立、缓慢行走。王蓓蓓说,医院成立了重症康复组后,康复治疗师已深入各专科的重症病房,为重症患者进行床边康复治疗。
65岁的周大爷(化姓)突发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住进ICU,上了呼吸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感染控制了,病情也稳定了,当医生准备给他脱机时,发现老人脱机困难。检查后医生判断,周大爷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依赖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自己的呼吸肌肌肉萎缩、无力、挛缩等,以致他无法进行自主呼吸。
王蓓蓓介绍,张大爷出现的并发症就是肺功能下降,需要接受肺部康复。如果患者的意识清楚,可以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加膈肌的活动度,再给予手法牵张、训练等,逐渐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王蓓蓓认为,不管是哪一种重症患者,早期安全、有效的康复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在ICU治疗的时间,从而在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康复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长期卧床导致多种并发症
88岁的王奶奶(化姓)半个月前突发脑溢血,左侧偏瘫,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稳定,本想让老人坐起来,可是只要王奶奶起身,血压就会陡降,十分凶险,最近王奶奶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王蓓蓓告诉记者,患者长期卧床,在没有重力的作用下,不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一旦突然坐起,患者还会出现低血压、头晕、心慌、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非常危险,这样的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综合全面的康复训练。
“ICU内的重症患者的特点就是身上输液管、鼻饲管、导尿管等各种管路多,各种监护设备的连接导线多,卧床时间长,康复的早期介入可以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人体各系统并发症。”王蓓蓓介绍说,“针对卧床病人肌肉萎缩的问题,我们可以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肌肉。针对关节挛缩,特别是跟腱挛缩的问题,我们可以给予患者四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还可以提供各种矫形器。患者长期卧床血管张力下降,骨质疏松,可以将患者移动到电动起立床上,用绑带固定,即使患者尚无意识,也可以让患者多角度直立,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重症患者做康复有什么用?
王蓓蓓介绍,现如今,很多外科手术如普外、胸外、骨折外伤的患者在术前就可以让康复介入,外科术后肺栓塞的发生就与是否接受康复息息相关。王蓓蓓解释,外科手术患者往往会合并血管内壁损伤,血液黏质度高,这时候如果活动少,长期卧床,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这些栓子一旦脱落,随着人体血液流动进入肺循环,就可能引起肺动脉栓塞,发生肺梗死,有的甚至都来不及急救。王蓓蓓说,康复治疗师更像是一位教师,他们是在教导那些有功能障碍的患者一种训练、代偿或者替代的方法;患者更像是一名学生,学会用这些方法来改善功能,达到生活基本自理,最终重返家庭、重返学校、重返工作岗位。其实最大的“康复治疗室”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家庭、在社区。通讯员 李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