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个礼拜前吃了龙虾,两天前开始头晕呕吐,是不是吃坏肚子了?”日前,一位惊慌失措的家长带着十来岁的男孩来到明基医院就诊。负责接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卫兵经观察后发现孩子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精神状态很差,有重度贫血休克的症状,立即将小朋友收治住了院。经过介入治疗后目前孩子恢复良好,已返回学校正常上课,家里人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说到这名患儿,该院儿科李海浪主任对记者表示,孩子入院时重度贫血,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值很低,只有62克(正常人在120克以上),我们一边对症输血治疗一边寻找病因。来院时孩子没有出血、呕吐等不适症状,又不符合溶血性疾病的表现,诊断病情的难度随之加大。入院第二天孩子的血色素提升到正常水平后又有下降,并且排出少量黑色干便,但肚子很软,没有腹痛腹胀等明显的症状。进行胃镜检查后也无异常,于是决定给孩子进行灌肠,灌肠后排出暗红色液体300ml。
李海浪主任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现象,紧急联合介入科、普外科、影像科进行会诊,加强CT检查后提示有肠系膜血管异常,介入科吕献军主任决定为孩子做DSA检查介入治疗。
吕献军主任首先从患儿右侧股动脉处穿刺,放置一动脉微鞘,并选择适合患儿的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显示动脉及注入造影剂,结果显示孩子的肠道血管有异常阴影,探查多处位置后,终于发现其中一支空肠动脉远端分支迂曲,粗细不均,不排除此支空肠动脉就是出血点,专家们讨论后决定用大颗粒明胶海绵轻度栓塞。吕主任及团队立即以700-1000um明胶海绵颗粒轻度栓塞,为患儿进行造影复查,结果显示可疑出血动脉栓塞良好,迂曲动脉消失。手术顺利结束并取得成功,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转入儿科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第二天孩子血色素有明显上升,未再输血。一周后顺利出院。
李海浪主任对记者表示,儿童患这样的疾病非常罕见,属于隐性消化道出血,这样的小肠血管畸形是不典型的动静脉畸形,这也是该院介入科完成的首例儿童消化道出血介入手术,手术的成功也意味着儿科介入手术正式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据介入科主任吕献军介绍,儿童介入治疗是目前比较新的一项技术,通过介入治疗可以针对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管畸形等情况进行处理,避免了传统开刀的痛苦。但是由于儿童和成人在年龄、解剖、生理、病理上有个体差异,开展儿童介入时需要严格控制射线和造影剂的使用量,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当高。此患儿由于无任何征兆,病因无法诊断,因此首先要明确出血点,找到病变位置,只有在明确病变位置和性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栓塞止血。
通讯员 李娜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孙苏静
分享到: